“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的未来走向”主题论坛在线上举办

首页标题    2024新分类    缤纷校园    “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的未来走向”主题论坛在线上举办
由《教育家》杂志在线平台、王淑英校长工作室和保师附校教育集团联合举办的“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的未来走向”线上主题论坛,在8月3日成功举行。来自王淑英校长工作室成员校、保师附校教育集团和全国关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万多名老师参与了此次活动。王淑英校长工作室北京教育学院高级研修中心主任陈丽、北京市督学研修中心教育评估与监测中心主任何育萍和北京小学万年花城分校校长刘显洋等嘉宾莅临云端指导。
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党总支书记兼校长王淑英主持论坛。王淑英校长指出,当今社会,教育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先进、国力是否强盛的重要标尺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中具有先导性地位。保师附校作为一所百年名校,依托集团化办学,构建了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体系,打出教育扶贫“组合拳”,在实施过程中,实现了教育需求、顶层设计、落地措施、任务节奏、考核评估“五项精准对接”。通过文化协同、理念协同、管理协同、资源协同、课程协同、活动协同,实现“每一所学校都优质、每一名教师都幸福、每一个学生都精彩”的目标,为保定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新鲜经验和精彩样本。
举办“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的未来走向”线上论坛,就是通过集团共同体、线上线下教学共同体、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共同体、校长工作室共同体、文化共同体、资源共同体等协同发展的优势,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集团内部协同发展,提升集团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的未来趋势
 
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副校长孙宁和阜平县龙泉关分校执行校长杨俊芳针对议题一“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的未来趋势”做了主题发言。
孙宁副校长介绍了总校“全学科育人共同体”的整体思路。通过建立“五全共同体模型”,把信仰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全学科教学始终,坚持全员、全方位、全学科、全过程、全息育人。以全教会精神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坚持国际视野、问题导向和本土行动,聚焦育人内容、育人主体和育人空间三个维度,开展五大行动:契合新时代要求,构建全学科育人目标共同体;融合建立全学科育人课程共同体;打造全学科名师教研共同体;构建全学科育人资源共同体;打造综合素养提升课堂共同体模式。整体推进育人方式转型,保证每个人的全面充分发展。
杨俊芳校长在发言中指出,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龙泉关分校学生里有10%的留守儿童。龙泉关分校由集团、学校、家庭、社区构建起的关爱留守儿童共同体,从生活上照顾、心灵上抚慰、学业上帮扶,给了他们全面立体的成长生态。学校开发花式跳绳、软式棒垒球、足球、篮球、乒乓球、轮滑等校本课程,全员参与体验,打乱年级的社团走课,让孩子们不再自闭、胆怯。学校教育生态的优化,点燃了留守儿童向上生长的内动力。
 
集团校的教研、资源如何协同发展?
 
阜平县龙泉关学校校长赵建珍和涞水县赵各庄分校校长张爱彬对议题二“集团校的教研、资源如何协同发展”进行了讨论交流。
赵建珍校长介绍说,龙泉关学校加入集团校三年多来,在集团校的帮扶下,坚持在教师培训、教研交流、课堂教学等方面与保师附校的理念协调统一。一是建立学习平台,提升教师的思想认识;二是建立教研共同体,提高学校的教研水平;三是组织学生互动活动,丰富学生成长经历;四是借助信息化平台,凸显教研共同体特色。未来,龙泉关学校还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教研协作保障机制,达到学校间、区域间互相学习、互相完善、共同进步的目的,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张爱彬校长谈到,2018年5月31日赵各庄小学加入保师附校教育集团,通过两年集团协调联动发展,学校硬件设施、学校文化、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建设、育人质量等方面有了质的提升。首先,完善策划及实施系统;其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均衡发展;再次,教研活动多主体互动、多主题研讨、多维度交流;最后,整合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在课程改革、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资源共享、校本研训、教育科研等方面形成合作互动互助的发展团队,实现了互利共赢。
 
集团文化与校区文化如何各美其美?
 
雄县黄湾分校校长宋丽敏和阜平县白河分校原执行校长高冬玲对议题三“集团文化与校区文化如何各美其美”进行了汇报交流。
宋丽敏校长说,2018年6月13日,雄县黄湾小学加入保师附校教育集团。王淑英校长为黄湾分校量身定制了“黄湾之美”文化,在附校教育集团的资源共享以及“达”文化协同引领下,以本地文化资源为依托,以“五育并举、全人发展、立德树人、爱智统一”为目标,打造出了以“美”为核心的特色教育,培养尚美的现代人,善美的中国人,智美的创新人。
高冬玲校长是阜平县白河分校第一任执行校长。她提到,学校成立初期面临着诸多困难,还有来自各界的诸多的质疑声和不信任。“问题在哪里,价值就在哪里。”在王校长的带领下,学校直面问题,找准根源,顶层设计,全面规划。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于美好教育的需求,找准切入点,从大自然生态中汲取营养,确立了学校的精神符号——“未来之树”,构建了“未来之树”校园文化核心体系。从文化协同创新、课程协同创新、资源协同创新、学习方式协同创新、课堂形态协同创新、评价方式协同创新“六大”共同体建设发力,实现了山区教育的“弯道超车”。
 
教育优质共同体未来行动如何改进才能扬长避短出成效?
 
阜东小学分校校长张建梅和阜平县城厢小学校长王占龙对议题四“教育优质共同体未来行动如何改进才能扬长避短出成效”进行了分享。
张建梅校长说,阜东小学是保师附校教育集团全面托管的学校。学校以“生命之魂”校园文化为核心,办“有人性、有温度、有灵魂”的新样态学校。在“教育优质共同体未来行动改进策略”中,一是以培训学习为手段,打造教师成长共同体;二是推进“生命之魂”理念下的课程改革,创新育人模式;三是进行家校之间多渠道的深度合作,形成教育合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心怀阳光,逐梦生长”。
王占龙校长深刻地剖析了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如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专业成长遇到了瓶颈,课程建设没有后劲,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一些改进策略:一是修订和推进制度建设;二是加大优秀教师的培养力度;三是打造学校文化,明确办学思想、育人目标、三风一训;四是构建互补格局,区域性成员校之间的学科优势可以共享;五是加大信息技术设施设备的投入,让优质教育共同体的阳光普照更多学校。
 
专家为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指路
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市督学研修中心教育评估与监测中心主任何育萍进行专业指导,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集团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应在处理好学校育人价值一体化发展与多样性的关系上进一步思考,在各美其美的基础上,要关注到各分校的个性化与差异性。在评价上可以进行分层设计,既要有明确的底线标准,有抓得住的过程和方法,也要有理想型的卓越标准。二是可以拓展由集团分校主持的项目,反向赋能集团校的教师和学生成长。三是内部督导机制上,督导团成员在广度上可以更加多元化,推进成员校干部教师的内省式发展。
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校长刘显洋在总结发言中谈了两点体会。一是由不同到共同,美美与共。保师附校教育集团的成员校所在区域、办学时间、资源、生源、社会环境等方面都不相同。在此不同下,在共同体的引领下要达到共同的育人理念、育人目标、育人行为、共同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才观,办优质的教育。二是由共同到不同,各美其美。各学校发挥各自的优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办出有自己特质的学校。
北京教育学院高级研修中心主任陈丽对优质教育共同体的建设提出殷切期望。她建议共同体的建设要处理好输血和造血的关系,着力提高分校的干部、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形成自己的课程核心竞争力,整体唤醒学校自我改革、自我创新的内驱力。
(文: 高冬玲 张建梅)
2020年8月11日 09:0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