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堂心理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

首页标题    2024新分类    名师论教    小学生课堂心理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

——基于对保山市部分学校的实地问卷测查与调研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如何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获得较为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课堂教学的努力方向。笔者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深入一线课堂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调查问卷,基于保山市辖区范围内分片区随机抽取了600名小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个案调查等方式,开展了小学生课堂心理需求情况的实证性调查,问卷调查回收了568份有效问卷,还选取部分教师进行座谈,收集整理个案信息,为定性分析提供基础。

        一、调查结果分析

   1.“在课堂上,你更喜欢老师怎样着装和打扮?”,全部调查对象选择了 “着套装或便装、化淡妆,感觉清新自然、整洁干净”,数据结果反映出小学生对老师的着装和打扮非常在意。

   2.“你喜欢某一学科的原因?”,68%的调查对象选择“师生之间有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可见教师想要有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积极开展师生教学互动、活跃课堂的气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你希望老师怎样组织课堂教学?”,94.2%的调查对象选择“在老师讲解和引导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开展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多的体验学习。”可见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给予学生必要的讲解和引导后,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4.“课堂上你积极踊跃的回答了老师的提问,最希望老师给你怎样的评价?”, 96.5%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事实求实的评价,指出我的优点或不足,并鼓励我或者提示、启发我再思考”,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希望老师的评价能让自己更好的提高和进步,能帮助自己发现不足和优点;而不是简单的、千篇一律的给以“对或错”的评定;而且学生最不愿意老师对自己的表现不做任何的评价。

   5.“老师经常把一些自认为很有用的知识教授给学生,不管学生能不能掌握。这样的老师和他的教学方式,你喜欢吗?”,75.4%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不喜欢”,说明教师的在准备教学内容时,要充分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已有知识层次,不能自以为是,否则教学效果和效益是不可能好的。14.6%和10%的调查对象选择了“还行,因为习惯了”和“无所谓”,表现出了部分学生的并不是太在意老师教什么,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的无奈和麻木,值得深思。

   6.“老师给的学习任务难度很大,让一向学习成绩很好的你倍受打击,你还会继续喜欢这门学科吗?”,74.1%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会”,说明接近四分之三的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并不会因此产生厌学情绪;但也有超过20%的学生会因学习困难和挫折而减低了学习兴趣,并且有少数学生对学习困难和挫折持“无所谓”态度。数据结果表明,教师要注意保护和激励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安排学习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不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你更喜欢老师怎样安排课堂时间?”70.6%的调查对象选择了“老师讲的时间很少,更多的时间是引导我们做活动、游戏来体验知识”,数据结果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同时老师要正确发挥主导作用,担好导演。

   8.“如果在布置比较呆板乏味、光线不好、空气混浊、卫生脏乱差的教室里上课,你会感到?”,67.6%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心情烦躁,难以集中注意力”,25.5%的调查对象选择了“能坚持上课,但是注意力始终不在学习上”。数据结果表明,教学环境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心情,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学生能否愉悦的参与学习的基础,要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前提。

   9.“你更喜欢哪种课程编排?”,91.5%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上午安排知识课程(语文、数学等),下午安排运动或操作课程(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等)”。数据结果表明,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原理和人体生物节律,对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

   10.“某位老师平时很凶,经常板着脸,动不动就发脾气、批评学生,很多同学都不喜欢他,他教授的学科你还会喜欢吗?”72.5%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不会”。数据结果表明,教师在课堂上情绪和教学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座谈时有一位老师和我们交流:“班里的一位学生告诉我,老师你这段时间老是板着脸,一点笑容都没有,很可怕。我们都很不喜欢见到你,一到教室就是骂,令到很多同学讨厌你了,你知道吗?”

   11.“你努力学习是为了?” 81.2%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考取重点中学”。数据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很明确具体的,也很现实。在实际学习引导和思想教育时,老师要注意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激励和教育,而不是高远空大的各种理想。

   12.“你如何对待老师的课堂提问?”

   (1)90%的调查对象选择“主动认真回答”。对于“主动回答问题”的原因描述有“问题简单有把握”、“能展示自己的实力”、“愿意配合老师教学”、“希望与老师、同学交流”、“身为班委引起到表率作用”等。数据结果表明,学生愿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回答问题的原因不尽相同。这也说明,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能力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差异,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要让绝大多数同学都对你提出的问题感兴趣、愿意参与解决问题。

   (2)仅7.7%、2.3%的调查对象分别选择了“被动应付回答”和“根本不想回答并伺机躲避”。对于原因的描述有“问题过于简单,不屑回答”、“问题太难”、“回答问题是爱出风头的表现”、“害羞、紧张”、“从来没有回答问题的习惯”等,其中“问题太难”占了绝大多数。数据结果说明,课堂问题的难度会直接影响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和教学互动。

   13.“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69.4%的调查对象喜欢“和蔼可亲、爱护学生”的老师;13.7%的调查对象喜欢“教学严谨、知识渊博、幽默有活力”的老师;10.6%的调查对象喜欢“着装整洁、打扮得体”的老师;6.3%的调查对象喜欢“要求严格、严肃认真”的老师。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当教师表现出了对学生的热爱的时候,就能够使学生产生有效的回应,就会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表明了教师的个性品质、知识水平、教学能力等也极大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

   14.“课堂上你渴望怎样的师生关系?”回答中,83.8%的调查对象渴望“平等友好、彼此尊重、像朋友一样”的师生关系;10.7%的调查对象渴望“普通平常”的师生关系;3.9%的调查对象渴望“严厉”的师生关系;1.6%的调查对象“不关心”师生关系如何。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师生关系十分看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拉近老师与学生的彼此间的距离,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能更好的互动和交流,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二、对策思考与建议

   通过调查,小学生的课堂心理需求主要反映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作风,教学的内容、要求与方法,教学的“情”与“趣”,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班集体的学习风气,课堂学习的环境条件等几个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心理需求,以及影响课堂环境的主要因素,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环境,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1.教师要以身作则,发挥师表的影响力。一是教师的衣着打扮要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要对学生起到正面的引领作用,要利于对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影响。二是教师上课要候堂,提前到教室,教学不拖堂压堂,更不能迟到早退,在学习纪律上成为学生的师表。三是要认真备课,课前准备好教具、课件、图片、小黑板等教具,设计好板书,从学习常规上成为学生的师表。四是教师要有良好的基本功,用普通话和标准的本学科的教学术语讲课,在语言规范上成为学生的师表。

   2.教师要和蔼可亲,发挥情绪的感染力。一是要把微笑引入课堂,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二是要用“请”“你行”“对”“正确”等激励语言提问,使学生在一种受教师尊重的情绪体验下学习。三是要全身心投入上课,情绪高昂,语言精当,语汇丰富,就会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精力集中。

   3.教学要有情有趣,调动学生参与的内动力。一是教师在阐述教学内容时,要以饱满真挚的情感讲课,有效地唤起全班同学积极的感情。二是教师在讲课时要有乐趣,有时用幽默的语言,有时用严谨的话语,使学生感到教师知识的渊博,产生崇敬之情。三是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环境,寓教于乐,使学生的抽象概念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交替进行。

   4.教学难易适度,发挥教材的吸引力。一是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学生知道努力的方向,激发学习的内动力。二是要因材施教,对好、中、差三部分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进行分类指导。三是要按课标要求办事,教学不能超纲,测试或练习不能出偏题怪题,以适度的教学内容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环境。

   5.教学管理民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是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的课堂管理。二是教学中师生共同设立学习目标,拟订学习计划,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是要注意发扬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好、中、差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互帮互学活动,使班级人际关系健康和谐。

   6.优化学习环境,排除干扰,控制消极影响。一是校园建设要科学、合理,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要分开修建,各成一块,以免互相影响和干扰。二是环境要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校园环境要做到四季绿树成荫、干净整洁、明快亮丽,教室要整洁、优雅、窗明几净。三是要排除社会和家庭对学生学习的干扰,防止学生把不良的心理气氛带入课堂。

   总之,必须依据学生的课堂心理需求,依据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互动的规律,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环境,才能有效调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保山市电化教育馆   王忠付)

   


2018年7月18日 15:5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