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联动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首页标题    2024新分类    名师论教    “三课”联动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是教师教学中必须学习、遵从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主要的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和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人格特征、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专业素养水平的直接表现。
课题研究是将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以科研的思路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提升与飞跃。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和快车道,课题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水准的重要标志。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通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一般包括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素养都密切相关,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需要三者的共同提高,因此学校坚持课题、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的“三位一体”的学习、实践、研究,坚持课题、课堂和课程标准“三课”联动,可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一、坚持课程标准研究,培养专家型教师。
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理解与掌握对每位教师是一个长期工作,需要系统有序的学习。
首先是更新观念。一是《学习课标,理解高考,适应发展》,从新课改的背景,新课标的特点,新课标与高考、教学,新课改与教师发展等方面,以及教师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科单元设计探究活动落实新课标理念。二是从对学生的“教学”到帮助学生“学习”的观念转变。
其次是单元教学实践。从注重学科内整合拓展到同时注重学科间整合,关注师生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重视教学设计的情境化、结构化和条件化,唤醒学生学习内驱力,推动“生动思维课堂”。
再次是“基于标准的学习”。各学科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整体学习,整体把握课程标准,同时进行具体拆解,从每节课的具体目标递进到每个单元、每学期、每学年的目标,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新课标学习,为教师顺利实施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也为教师深入理解学科本质奠定了基础,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二、坚持教学课题研究,培养研究型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就应当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因为研究能使教师职业充盈着自由的快乐,焕发出创造的幸福!”
教师课题研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畏难,一个是为研究而研究,即存在研究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为了使教师自觉主动地走上课题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需要降低门槛,树立“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解决即成果”的理念,围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此为研究对象,通过自主研究及同伴互助,在较短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例如研究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方法,我们推进前置学习;研究学生课堂教学中有效参与,我们推进“生动思维课堂”等等。研究过程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问题来自于课堂,研究进行在课堂,答案找寻在课堂,成果运用在课堂。”源于课堂的课题研究为校本教研和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课题研究过程体现了教师对专业领域知识的精通程度,也反映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反过来,课题研究过程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首先,课题研究内容必须贴近教学现状,又要有新意、研究价值,所以,课题申报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素养提升的过程。在撰写申报书前,需查阅专业书籍,对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细致的分析,这些能迅速提高研究者研究问题的水平和把握专业发展方向的能力。其次,课题的研究源自于课堂教学的反思。课题是研究课堂教学问题的载体,利用好课题这个载体,就能系统的解决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三,课题研究经历使教师的发展之路更丰富,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提升,在研究中发展,形成一种教师终身学习的专业发展文化,成为专业素养成长的快车道。
三、坚持课堂教学研究,培养实践型教师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有效活动的过程,是教师把课程标准和教材设计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基础上,通过有效教与学手段与逻辑活动程序,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感悟学科思想方法、提升情感价值的过程。
课堂教学研究包括教与学价值追求、课堂教与学的内容、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三个方面。
“一个中心”即师生合作共赢,生命共同成长。“两个原则”即整体把握课程标准,突出学科本质;有效实施学案导学,关注学生实际获得。“三维和谐”,即实现教学“价值追求、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三个维度的和谐发展。“四个要素”,即着重把握“情境、活动、问题和思维”四要素。“五个环节”,即“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展示评价,检测反馈。简称“自、互、展、评、测”。我们在实践中探索了“生动思维课堂”教学模型。形成“一二三四五”基本理念。
QQ截图20200102151614
模型的科学性体现在,它表达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符合课堂教学规律,契合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使学生课堂有更多的实际获得。模型的实践性体现在,它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后,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实践需要,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学校为保障生动思维课堂教学研究,形成了相应的常态管理机制: 
QQ截图20200102151629
基于课程标准、基于课堂教学、基于课题研究的“三课”联动式校本研修,成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新途径。
(北京师范大学密云实验中学  张德广)
2020年1月2日 15:1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