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交流会在滨州市召开

首页标题    2024新分类    缤纷校园    “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交流会在滨州市召开
2021年7月8日,“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交流会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七中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建设发展”为主题,聚焦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创新需求,围绕“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的规划、建设与特色发展路径展开深入地交流与分享,以加快推动建设一批具有新场景、新课程、新学习、新技术、新流程“五新”属性的实验学校,为学校的形态变革创新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加快未来学校建设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与学生,未来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发挥关键作用,他们的精神面貌及综合素质决定着我国在2035年—2050年的综合实力。因此,关于基础教育的展望与规划绝不能仅停留在当下,而要着眼于2035年,甚至更远的未来。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邬国强表示,要深刻认理解“十四五”阶段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未来学校基本特征,坚持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贯穿教育全程,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有机融合。“未来学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重新审视和反思当下的教育观、知识观和学习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重构,坚持思想引领、科学规划、综合施策。”
山东省教育厅机关党委书记、二级巡视员张士瑞指出,本次“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交流会的举办,既是山东省国家级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山东教育向未来教育转型的重要契机。滨州市滨城区作为山东省首个未来学校实验区,主动扛起了先行探索未来教育发展的区域责任。“希望滨州市将滨城未来学校实验区项目作为全市重点项目,推动滨城区尽快成长为全国新时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地、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未来教育先行区和产教融合标杆区,为山东省教育高质量发展再添新成就。”
特色共建,“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开启新篇章
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的指导下,未来学校研究院以数智时代学校建设发展需求为出发点,联合相关行业领先资源,在“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汇聚的创新探索成果基础上,推出了一批“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特色学校。
活动当天,会议现场同步举办了“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系列发布活动。中国教育智库网总负责人、未来学校研究院执行院长郑德林围绕“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建设与发展作主旨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的建设方向与建设标准。
“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规划图如何设计?这对这一问题,山东建筑大学副教授、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刘伟波表示,未来学校规划建设应关注学生诉求,结合学校发展方向及地域特征的属性、文化元素进行设计。未来学校应在学校功能区设计、校园色彩搭配、空间布局上有所突破,遵循科学原则,坚持为教学服务,进一步扩大非正式教学空间,着眼学校长远发展,加强开放设计与智慧元素的应用,同时关注生态保护,建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宜居新校园。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开展创新教育,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航天科技教育联盟秘书长周岫彬从航天赋能教育的角度进行了分享,他认为以航天精神为核心的航天文化,有助于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品牌建设,航天特色教育将会为学校发展积极赋能。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副巡视员、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纪委书记、监事会主席徐雁龙认为科学教育工作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普及编程技巧与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接触科技前沿,培养其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世界、思考人生。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雪梅分享了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的观点,她认为0-18岁儿童的科学素养培养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基础教育阶段应以“科学素养”为核心,以“课程载体”“活动探究”“评价反馈”为支点,以教师为主导,开展应用项目制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活动。“科学素养的培养应将科学精神培养放在首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理解科学、爱上科学。”
数智时代如何整体提升区域、学校教育及办学水平?这对这一问题,滨州市滨城区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徐雯介绍了经验:滨城区首先在学校创新过程中确立了“智者智城、智慧滨城”的教育建设目标,拟定出“1239”工作思路;在具体的工作中,滨城区以未来学校实验区和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建设为抓手,加强干部、教师、班主任三支队伍建设,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强基工程、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美丽学校创建全覆盖工程、区域教育数智化建设工程等,进而形成全链条改革组合拳,一抓到底,将总体思路落到实处。据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滨城区现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局教育技术和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小勇从区域整体推进智慧教育发展的角度分享了经验:金华市紧跟国家和地方政策要求,融合教育技术推动智慧教育,提供覆盖“教、学、考、评、管”等核心业务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坚持因地制宜,以数字化转型推动教学治理,通过对教学数据的精细化诊断,优化资源配置和教研教学场景创新。同时结合教师培训、课程创新、学习场景构建、测量评价、学习生态融合等未来教育发展的五大方向,进一步优化办学模式,激发办学活力,在未来教育的道路上迈出了金华特色步伐。
关于新时代特色学校发展新路径,济南长清中学王守松校长分享了长清经验:长清中学走出了一条航天+小语种+武术的特色办学之路,其独有的特色与属性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更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体系如何建构与实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校长、中国青年志愿者联合会职工委员会副主任刘丽红指出,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中小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整体规划,做好劳动安全风险防范与管理。在实际劳动教育中强化学生身体力行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提升专注程度。劳动过后应引导学生总结,促进学生反思交流习惯的形成,同时灵巧使用榜样激励,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滨州市滨城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教学研究室主任王希军就深化课程教学创新,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分享了主滨城区的经验:该区综合决策,把握区域教育内涵发展核心要素,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突破口,通过三轮课程与教学创新,实施区域教育政策驱动、研训项目驱动、合理引导驱动、创新发展驱动四条路径,阶梯实施教学创新行动,让区域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
杭州市滨江区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冯祖扬分享了AI助力教师发展的经验:教师成长需要内因与外因驱动,其中关键外因是课堂教学能力与学情评估能力。从这一点延伸,杭州市滨江区通过应用大数据采集及分析技术,对课堂语言、行为、情感进行记录分析,支持教师精准教研,让教师的学情评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技术的赋能让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并为家校互联奠定了基础。
面对未来教育如何深化教学评价与改革,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方丹提出:评价要为教学服务,用超前的眼光进行规划,为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创新能力护航。未来教学评价应降低教育焦虑并充分利用新技术,通过学生画像的方式,因人施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面向未来培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滨州市滨城区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许雯,滨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张道祥,滨州市滨城区教育和体育局学前教育工作指导中心副主任刘鹏飞,青岛实验幼儿园原园长宁征分别从区域发展、一线教学、教师培养与成长等维度阐述了新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观点。
本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明确了“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的建设路径与方向,为实验学校建设发展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对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7月15日 11:13
收藏